伤寒论原文:判断伤寒六经是否病入脾胃

在中医中,伤寒六经是非常重要的概念,分别对应着中医学中的六个脏腑:太阳经对应着胃之表,少阳经对应着三焦之表,阳明经对应着大肠胃,太阴经对应着脾,少阴经对应着肝,厥阴经对应着肝之兼脾。判断伤寒六经是否病入脾胃是非常关键的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伤寒论原文中是如何判断的。

“夫太阳之为病,头项强痛,发作有时,但欲卧,自汗出,诸阳脉浮,自汗出,诸阳脉浮,按之弱,足阳脉濇,按之强,如此者,名曰太阳病。”这是伤寒论中太阳病的诊断标准。我们可以看出,伤寒的太阳病主要是出现头疼发热等症状,而对于脾胃这个脏腑的反应是没有明显的表现的。

“夫少阳之为病,时热时寒,头项痛,楚痛引腰背,呕不能食,不嘔则利,小便不利,心烦喜睡。”伤寒的少阳病则会有头痛、腰背疼痛,以及恶心等症状,对于脾胃也没有太明显的反应。

“夫阳明之为病,身必重,发热恶寒,汗多而厚,少气,面色黄,目赤,燥口渴。”阳明病则对应着胃肠道疾病,表现为身体沉重、口渴、出汗等等症状。

“夫太阴之为病,发热身疼,手足不温,五藏不調,小便不利,若心痛,是为传变。”太阴病则表现为身体疼痛加重,手足发凉等症状,属于脾脏疾病。

“夫少阴之为病,身如虫行皮里,尻不起裏急,小便自利。若欲作奔豚状者,属于厥阴病。”少阴病则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、大便困难等症状,是肝脏疾病之一。

“夫厥阴之为病,夜半谵语,舌上干燥,小便数,烦渴欲饮,咳而微喘。”厥阴病虽然不属于胃肠疾病,但是也会对胃肠道有影响,表现为口渴、口干等症状。

相关信息

友情链接